Fuzhou Sunout Energy&Material Technology Co.,Ltd.
加拿大化學家發(fā)現(xiàn)硅納米粒子可使鋰電池蓄電能力提高10倍硅材料因儲量豐富,而當Si與Li形成Li4.4Si結構時,理論比容量可以達到4200mAh/g,比目前再鋰電池中廣泛使用的石墨能吸收近十倍的鋰離子,因此被認為具有制造大容量電池的前景。當然如此高的容量還沒能實際應用在電池上有其缺陷,充電狀態(tài)的Si負極體積膨脹可以達到原體積的3倍,這成為了阻攔在Si負極應用路上的障礙。據(jù)了解,目前硅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,主要涉及兩方面,一是在負極材料中加入納米硅,形成硅碳負極;二是在電解液中加入有機硅化合物,改善電解液的性質(zhì),目前常見
大家眾所周知,納米銀粉具有良好的殺菌、抗病毒的效果,而我國科研人員近年亦在這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,并取得一定進展。其中大連大學醫(yī)學院的尹儉儉先生對納米銀抗3型副流感病毒作用較具代表性,以下研究數(shù)據(jù)及結論均為原文轉載相應的論文文獻。納米銀抗3型副流感病毒作用及機制研究結果:1、納米銀對MDCK的毒性作用及PIV3的毒力 納米銀粉對MDCK作用的較大無毒質(zhì)量濃度( TC0) 為 25 mg /L[8], PIV3 對 MDCK 細胞作用的 TCID50為10-1.35 /mL。當納米銀濃度大于25 mg /L后,則開始控制MDCK生長。納米銀粉對MDCK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現(xiàn)為細胞
隨著新能源汽車、通訊及可便攜式設備等對鋰離子電池高容量、高續(xù)航能力的需求,鋰離子電池發(fā)展達到了一個瓶頸。針對負極而言,目前采用的負極材料是以石墨為主的各類碳材料,其理論容量只有372mAh/g,在實際應用過程中,已接近理論容量,其很難達到更高的容量要求。因此,對高比容量負極活性材料的研究已經(jīng)是大勢所趨,其中納米硅粉的理論容量遠遠高于石墨類碳材料,能夠達到4200mAh/g,且資源相對豐富,是下一代新型硅碳負極材料的主要選擇。但是,硅納米顆粒在充放電過程中接近百分之300的體積膨脹會導致電池的綜合性能大幅度下降。為此
據(jù)外媒報道,一項由日本國立材料科學研究所(NIMS)研究人員進行的新研究顯示,在固態(tài)電解質(zhì)中,用噴霧沉積法制備商業(yè)硅納米顆粒,然后僅用此種硅納米顆粒制成的硅陽展示出優(yōu)異的電性能,而此前只在用蒸發(fā)法制備薄膜電才展示了如此優(yōu)異的性能。此種方法是一種具成本效益的大氣技術,該研究結果表明,大規(guī)模且以低成本生產(chǎn)用于全固態(tài)鋰電池的高容量陽成為了可能! ±碚撋险f,硅的容量約為4,200 mAh/g,約為商用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陽活性材料 – 石墨的11倍,用硅替代傳統(tǒng)的石墨可以大地延長電動汽車的續(xù)航里程。不過,在鋰化和脫鋰(電池
當前濫用抗生素已導致許多單細胞病原體中出現(xiàn)耐藥性。新的抗菌策略的發(fā)展變得越來越重要。正在開發(fā)的策略包括開發(fā)各種具有高生物活性的抗菌物質(zhì)(抗菌肽,噬菌體,噬菌體裂解酶等)。然而,在實際使用中,這些新的抗菌物質(zhì)通常具有諸如非常復雜的技術要求,過高的成本以及不可預測的健康風險之類的缺點。研究的新方向是使用金屬納米顆粒或碳納米材料作為抗菌物質(zhì)。基于納米材料的抗菌技術具有易于合成,成本低廉的優(yōu)勢,并可根據(jù)需要進行定制。其中,石墨烯材料因其相對較低的成本和對人體和環(huán)境的低毒性而在抗菌納米藥物領域引起了越來越
在突破電池瓶頸中科學家不斷探索著各種替代材料,而硅是受到諸多科學家認可、被認為很有前途的一種材料。來自克萊姆森大學的科研團隊近日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設計方案,克服了將這種材料融入鋰離子電池中的一些問題,從而展示出了一種輕巧的多用途設備,可以為衛(wèi)星和宇航服供電?茖W家長期以來一直在研究硅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潛力,使用這種材料作為陽組件可以將這些設備的存儲容量提高 10 倍。但想要商用化,需要解決一些問題。首先,硅并不具備像石墨一樣的耐用性。在電池充放電時,往往會膨脹、收縮和分解成小塊。這將導致陽的惡化和電池的
Copyright 2014-2025 福州勝澳能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閩ICP備2021004829號-1
本網(wǎng)站所用文字圖片部分來源于公共網(wǎng)絡或者素材網(wǎng)站,凡圖文未署名者均為原始狀況,但作者發(fā)現(xiàn)后可告知認領,我們?nèi)詴皶r署名或依照作者本人意愿處理,如未及時聯(lián)系本站,本網(wǎng)站不承擔任何責任。